辞职回农村那天是立冬。上海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孙梅和孙甜开了八小时漆黑夜路,在日出时分抵达安徽阜阳。
孙梅是一位室内设计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四年。回到村里,她们看到老人的住所用的是旱厕,厨卫在冬天没有热水。而另一类“乡村大别墅”则一味求大求豪华,把资金花在外形上,而内部简装、缺少功能。
想起成年返乡用旱厕的尴尬,她们开始了农村自建房的改造之路。
姐妹俩在回村当天,等待日出。 受访者供图
【1】不想再回农村用旱厕
当听到外婆生病的消息,我和妹妹商量回老家农村,一来是可以把外婆住的农村自建房改造下,二来也可以多陪陪他们。我们都是从小跟着老人长大,中学离家去读书,就没有大段时间跟他们相处了。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做了四年室内设计师,一直在为别人设计理想中的住房。
其实,小时候并不觉得农村自建房有什么生活不便,直到在城市居住几年再回家,才意识到基本设施是有多么不便利。我们首先要改造的就是厨卫,先解决“吃喝拉撒”的问题。
像很多农村一样,我外婆家还是建在屋子外的旱厕,没有下水道、化粪池,这大概是很多人在乡村居住的童年噩梦,也是很多年轻人的“返乡噩梦”。并且,没有热水洗脸、淋浴,比如我们女孩要卸妆,这在我们阜阳的冬天,很是难熬。如果解决这两样,和城里的居住体验将没什么区别。
借着回村居住的契机,我观察了农村的房子。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像外婆家这样的老旧平房,旱厕在屋外,基本生活需求都难满足。另一种是重建的楼房。
我探访过我们村一家很是气派的500平米乡村别墅,因为那是我们村唯一从建筑到室内经过装修公司设计的,相较于我们村其他农村自建房审美要好一点,功能要健全一些。
其实村里的人对新房的要求还停留在“大”和“金碧辉煌”,不协调的罗马柱、比例失真的雕花片、照猫画虎的花板窗,把资金花费在外形上,而大部分内部简装、缺少功能。像我参观的这家,软装和三层总共有九间房,常年空着六七间,只为了过年那几天儿孙的欢聚。随着80、90后的人开始返乡发展,自建房的目的、形式、风格都已经开始有更多的展现,乡村住宅越来越美。
外婆家自建房的外观。受访者供图
【2】舅姥爷拒绝了260元的日薪,免费做泥瓦匠
苦于资金受限,我们的改造外婆家的预算是50000元。当仔细画好改造图纸后,再考察家里的情况,我突然觉得,我这牛吹得太大了,简直无从下手。幸好,外公像定海神针,给我请来了有多年泥瓦经验的舅姥爷帮助,我们就硬着头皮开工了。
旱厕摇摇欲坠,无法改造,只好推掉重新砌墙建造。我们把卫生间分为四个区域,装上马桶,墙边装上扶手,这样家里老人上厕所起身更容易,也更安全。下水道是向镇政府免费申请的,给我们挖了一个化粪池,每半年到一年来吸一次池子。另一个区域,装上浴霸和浴缸,老人在冬天洗澡也没那么冷了。
外婆家的旱厕,无法改造只能重建。 受访者供图
厕所完工时,我妹还提议搞了个剪彩仪式,庆祝“老大难”被解决。我发了这条改造视频后,评论区也有很多人共鸣,说想拿我的方案也把自己老家改造一下,不再因为旱厕而阻碍回家看奶奶的欲望。
之前在上海,我从来没有实际参与砌墙、贴砖、和水泥的建造工作,这些都是工人在做,我主要负责画好设计图纸,和客户沟通对接。而改造老家,我和妹妹都戴着劳保手套、茅草帽开始实打实地做“苦工”,拉装了整整一斗砖的推车,拿铁锹铲水泥,磨破了好几双手套。
有时候真的太累了,还嘴硬不喊累,晚上躲在被子偷偷哭。但也不能放弃,牛都吹出去了,全村人也来看过了,不能改到一半不改了。有个拄拐杖的老爷爷很可爱,离我家大概半里路,每天拄着拐来看房子修得怎么样,还夸“修得好”。
改造过程中,我们还遭遇了外墙电路起火,舅姥爷连忙拿着竹条扫帚拍灭。不仅是农村的电路老化原因,像在城市有变压器、安全阀、电表箱,即使电路出现问题,也只会跳闸,不会有起火这么危险的情况。
好在,经过150天的日夜,我们在预算内改造完成。我还给了舅姥爷按每天260元包了工资,推来搡去,他执意不肯要。农村就是这样,人情味足,农忙时互相帮忙借用收割机,也是我童年的记忆。所以整个改造人工费为0元。
改造好的卫生间,分为如厕、洗漱、洗澡、洗衣四个区域。 受访者供图
在改造好的村居里,我们用土灶烧地锅鸡、用新装的壁炉烤红薯,每天能陪着外婆很幸福。与此同时,我们的内心也充满焦虑。需要承受自由职业的代价,每个月没有固定工资到账。只是面对老人家,这种焦虑不想表露出来。像我妹妹,她的情绪排解方式就是拖着滑板,滑绕着三四个村庄。
有时候,我们会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城里消费一下、放松一下。没奶茶、没外卖这些也不是什么难熬的事件。反倒,在城市工作忙只能点外卖,在村里吃着外婆从菜园新鲜采摘的食材,美味至极。
和外婆在客厅的壁炉取暖、烤红薯。 受访者供图
【3】去昆明帮残障女孩改造烘焙店
10月中旬,我们载着行李,前往离家两千公里外的云南昆明,开始一个温暖但又艰巨的改造任务——帮一位残障女孩改造她在村里的烘焙店。
那间店铺是30年的老房子,分为两半,另一半住了年纪大的母子俩。屋顶是简易的石棉瓦,屋檐不够长,导致雨水漂溅在墙脚长满青苔。门口修了半边坡,方便女孩坐着轮椅进出,但经常被车挡住造成她出行障碍。
店铺内部功能分布也十分混乱,操作台面是一张一米的小桌子,接饮用水需要到背后两米外,冰箱拿到水果后需要到4米外的小房间进行洗切,切好后再装到盒子里再回到操作桌上,一杯水果茶全程需要15分钟左右,更多时间浪费在坐着轮椅来回滑动中。
除此之外,她每次需要临时关闭店铺,回到距离500米外的家使用卫生间。我们初步改造计划是把操作台改成U型,方便轮椅操作,还要让她拿取方便。拍摄区的安排上,这样自媒体也可以尝试。无障碍卫生间也必须安排上。无障碍村居改造是纯公益的行为,目前反响与效果都不错。
国内川贵一带的村居极具建筑特色,可能是旅游业发达,相较北方,建筑习惯保存更完整,比如木质吊脚楼这类。而我在北方的农村长大,对房屋风格变化有明显认知,北方更早进入“混凝土时代”。去过的都知道,成片成片的灰色水泥墙,美感不强。现在正在谈一个改造大理白族村居的项目,因为基础条件不太达标,墙体不安全,我们还在考虑当中。
之前在上海,我们设计公司定位是中高端,设计费大概是五六百一平米。慢慢地,我的设计变得更迎合客户的需求,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方向了。我们希望能改造川贵一带的村居,把更多目光放在农村房屋的需求上。至于那些城市的房子,就交给城市的设计师吧。
孙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乡村民居。 受访者转发
九派新闻记者 徐鸣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网友看法
1、网友Selina1200:我是直接去老家镇上买了一套三层楼,2个卫生间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