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从艰难抉择到英勇亮剑
■贾永 王传宝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海报。剧组提供
故事,从1950年国庆之夜说起。
新中国一周岁生日。天安门广场烟花璀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写在一张张兴高采烈的脸庞上。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凭栏远眺,意气风发。此时,周恩来匆匆来到他身边,带来南朝鲜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朝鲜党和政府紧急请求中国出兵的消息。
今年国庆节前夕,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公映。该片开片就引出了问题:为什么必须打?靠什么能打赢?
一
丰收的田野、沸腾的厂矿、欢快的校园……历经长期战乱的中国人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然而,一场猝不及防的战争,却让新中国的安全环境陡然恶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两天后,美国政府做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在美军第一批军机飞临朝鲜上空的同时,美军军舰入侵台海……《志愿军:雄兵出击》开片部分,用短短几个镜头,将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渲染得淋漓尽致:封锁台湾海峡的美军军舰、陈兵三八线的“联合国军”、美军军机向中国东北边境地区投燃烧弹……
此时,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段对话,阐明了中国必须打的理由。毛泽东问妇产科大夫林巧稚:“如果有一天,敌人的飞机把炸弹落到你们协和医院,你会怎么办?”林巧稚坚定地回答:“我会用我的生命保护所有的孩子!”毛泽东又问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界代表:“诸位代表,你们呢?”大家异口同声:“我们也会!”
这就是亿万中国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出兵朝鲜,是毛泽东的一次艰难抉择。《志愿军:雄兵出击》以白描手法进行勾勒,选取国庆节之夜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与各界代表对话这样一个细节,来呈现“为什么必须打”的逻辑,立意饱满,运镜有神。
二
片中有一位名叫吴本正的归国科学家。吴本正深怀爱国热情,但对中国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心存疑虑——1950年,美国钢产量8700余万吨,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只生产了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美国纠集了16国参战,而中国几乎是孤军作战,没有飞机也缺少大炮……无论是数据对比,还是力量对比,几乎都是一边倒。
在会上,情绪激动的吴本正发问:“请告诉我,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我们拿什么打赢?”一番探讨后,周恩来回答吴本正:“只有打赢,中国人民才能生存下去!”这处问答情景的处理,匠心独运。的确,没有比这样的理由更朴实,也更有力了。而毛泽东的一句“上下同欲者胜”,则为新中国有决心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面对敌人,英勇亮剑。雄兵出击,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这些细节给观众留下巨大思考空间。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起,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当他们企图蛮横地剥夺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权利时,中国人民决不答应。中国靠什么来打赢?靠的就是中国人民想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的原动力,以及由此迸发的万众一心的向心力、勠力同心的凝聚力、攻坚克难的创造力。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相信观影者会自觉不自觉地穿越时空,与这段全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历史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共情。
三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部分,该片着重呈现了伏击两水洞、血战松骨峰、抢占三所里和龙源里等战斗场面,通过大量细节化的镜头来展现志愿军将士“敢战”“善战”“胜战”的精神风貌。在奔袭途中,志愿军遭遇敌机侦察袭扰,既不能因此耽误奔袭时间,又不能因暴露身份而招致轰炸,怎么办?于是,志愿军戴上钢盔,冒充一路溃退的南朝鲜军,抬头与敌机打招呼,巧妙化险为夷。最终,他们以坚不可摧的惊人毅力跑赢了敌人的车轮,挡住了敌军退路。松骨峰之战的惨烈场景,在现代电影工业技术的助力下,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立体呈现。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爆炸,阵地上的岩石被炸得粉末四溅,牺牲的战士一个个倒下,负伤的战士擦一把鲜血又拼命挣扎着站起来……在第二次战役中,38军重创敌军,彭德怀在嘉奖令收尾处写下“三十八军万岁”。一幕幕画面动人心魄,一个个血肉之躯构筑起令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片中的“雄兵”,既指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也指舌战美方的伍修权率领的外交团队。影片后半部分,一条叙事线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另一条叙事线是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与美方代表的据理力争。仗打得越好,谈判桌上越有力量。面对美方代表的嚣张气焰,影片以前线传来捷报的方式,为伍修权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提供了有力支撑:“1950年,毕竟不是1895年了,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今天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换了人间”的新中国的声音,掷地有声。在这个崭新的国度,前线后方同心协力、大江南北众志成城。这种大无畏气概贯穿全片,鼓舞人心。
《志愿军:雄兵出击》所展现的是从决策出兵到第二次战役结束这一段历史。纵观全片,《志愿军:雄兵出击》让观众对抗美援朝有了更为立体的感知,对“为什么必须打、靠什么能打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1950年12月26日,接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在寒风中飞抵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将士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答案将会在《志愿军》接下来讲述的故事中呈现。
写实的艺术 艺术的写实
■王 龙 马天宇
纵观世界电影史,一个国家的军事题材电影往往承载了这个国家重大的历史进程、关键的历史抉择,是保存国家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更多元坐标上建构国家记忆,这是当代电影人的使命。日前公映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不仅呈现了大场面、多战斗的战场,更是一场关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命运、战争与人文的综合思索,是用电影艺术建构国家记忆的一次有益探索。
怎样通过“熟悉的陌生化”为历史提供新的注解?怎样将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相融合,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志愿军:雄兵出击》在创作手法上,较好把握了历史与虚构、真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既有“写实的艺术”,也有“艺术的写实”,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精彩细节,为历史增添了生命的温度。入朝首战,38军军长梁兴初指挥部队在熙川作战时,因情报有误、决心不足而错失战机。他觉得:“我们的战士不容易,队伍从抗日战争一路走过来,不希望他们在这个时候倒下。”这个细节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沉重。因梁兴初延误了战机,彭德怀勃然大怒。但冷静过后,他语重心长地说:“牺牲是我们这辈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段撼人心扉的话语,化解了梁兴初的纠结与不安,也道出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不久后,38军奔袭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他们用战绩展现出了英勇,谱写了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的浓重一笔。
该片在人物塑造上,比较得体地处理好了“大与小”“实与虚”“胜与败”等辩证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运筹帷幄,把握国际国内的政治大局,着眼子孙后代的安宁幸福,综合权衡做出决策,体现了思路开阔、高瞻远瞩的特质和风范。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志愿军司令部多位首长,以及战斗在一线的军、师、团指挥员,投身一线,身先士卒,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既体现出果敢睿智、指挥若定的指挥员风度,又展现出不惧艰险、坚韧顽强的英雄风貌。一线普通战士,与敌人进行血与火的殊死较量,直面生死考验,体现出英勇顽强、不惧牺牲、誓死坚守阵地的战斗精神。
在美学风格上,该片较好地把握了文戏与武戏、铁血与柔情的关系,以文武兼济的双线叙事呈现这场气壮山河的“举国之战”。当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特派代表伍修权慷慨激昂地伸张中国权利之时,松骨峰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正与敌人血战到底。当三连连长戴如义大喊着:“三连的,还有活着的吗?还有能打的吗?举手!”连长的呐喊响彻山谷,尘土中、雪花中、火焰中、血水中举起一只只坚毅的手。镜头一转,再次回到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代表中国、代表中华民族的手也坚定地高高举起。在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目标之下,文武双线在此刻有力地交汇,达成了另一种并肩作战:外交战场上喜极而泣、落泪无声,前线战场上英勇冲锋、高声呐喊,这一幕令人热泪盈眶。
该片穿插了史实人物与虚构人物同场出现的剧情,让虚构人物来承担剧情创作上的一些情感流露。片中,毛岸英化名“刘秘书”投身抗美援朝战场。他开导留下战争心理创伤的通信排新兵杨三弟,并与之结下深厚友谊。毛岸英不幸牺牲后,杨三弟手捧为毛岸英修好的一双鞋悲痛不已,而这双鞋是毛泽东穿过、送给儿子的。夕阳西下,杨三弟手捧寄托着父子深情的遗物,场景催人泪下。还有李默尹这一贯穿全片的虚构人物。他从军委机关工作人员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一线战斗员,串连起战争进程和重大史实。这些虚构人物弥补了纪实英雄人物在叙事上不易拓展的叙事短板,实现了真实原型与虚构形象间的艺术同构。
总的看,《志愿军:雄兵出击》书写了我方在敌强我弱、瞬息万变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因时制敌、因地制敌的进程,展现出磅礴恢弘的战争群像,以及宏大叙事中的细腻情感,带给观众一种热血体验和家国情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