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峰
2024年接近尾声,华为Mate 70系列的发布将今年的手机混战推向了高潮。
搭载原生鸿蒙、影像、通讯技术均大幅提高,对于Mate 70系列而言,备受关注的除了性能外,还有其价格与上一代基本持平。而在此前,荣耀Magic7系列同样宣布了“不涨价”。
但涨价才是今年手机市场的关键词。根据不完全统计,vivo X200全系涨超300元;OPPO Find X8涨价超200元;小米15全系价格涨了200元以上;一加13各个版本也皆有超过200的涨幅。
本轮涨价之后,vivo、OPPO、荣耀、小米、一加等品牌的旗舰手机起售价已基本跨过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348.02元)。
而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却持续走高。如何兼顾AI功能、硬件配置的升级,与消费者的满意度,是横亘在所有手机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华为和荣耀“逆行”,“加量不加价”的底气何在?
涨价?不涨价!
在“普涨”大潮中,最早顶住压力的,是荣耀。
10月30日晚,荣耀发布Magic 7系列,16+512GB以及pro全系均未涨价,且在屏幕形态、3D人脸识别,通信方面皆有提升,起售价与前代完全同步,另外基础版12 + 256GB和16+ 256GB微涨100元。
据了解,相比上一代,荣耀Magic 7系列在硬件配置、软件优化以及拍照性能上均有显著升级。
例如,Magic 7系列使用的3D不锈钢VC液冷方案利用液体相变特性,显著提升了散热效率,散热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28%;荣耀Magic7系列全系搭载第三代青海湖电池和荣耀自研能效增强芯片E2。其中标准版内置了5650mAh电池,采用全新的10%硅碳负极电池,带来超强的续航能力;此外,以AI为核心的MagicOS 9.0变得越来越智能,不但能一句话关闭自动续费、一句话点外卖饮品,还新增了AI换脸检测功能,有效预防AI换脸诈骗……
整体而言,荣耀Magic7拥有多项同价位段少见的配置,是目前安卓阵营中性价比很高的一款产品。
无独有偶,在11月26日,华为携Mate 70系列而来,在处理器性能、屏幕显示效果以及影像系统上均有大幅提升,相比上一代同样没有涨价。
但做出“不涨价”的决定绝非易事。
对于多数手机厂商而言,涨价既是产业链上游成本压力的一种传导,也是新一轮竞争下作出的策略选择。
在一加13发布会上,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就表示,第一是产品力提升了成本也提升了;第二点是内存、存储的价格也来到了高点。这一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产品成本上涨。“对各家的压力都是一样的”。
无独有偶,小米CEO雷军也曾在微博提到,“今年元器件成本上涨非常多。”
此前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也曾提及,Soc等核心元器件成本上涨幅度非常大,且短期内难以缓解,手机厂商需要在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之间寻求衡。
“芯片各方面的价格涨得很厉害。”荣耀CEO赵明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曾坦言,但荣耀仍要坚持最初的定价逻辑——“这一代努力做到不变,PRO版和标准版定价与上一代要基本保持一致。”
从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荣耀顶住压力选择不涨价是对其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的一种坚持。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荣耀通过维持价格稳定来保持其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体现了其对产品创新和价值提升的自信——荣耀依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价值,而不是简单地转嫁成本。
成本压力来自哪里?
汹涌的人工智能浪潮或许是这轮手机“涨价潮”的原因之一。随着AI应用落地加快,用户对手机等智能终端搭载AI功能的兴趣不断增加。
Canalys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是全球前三大智能手机市场中AI兴趣倾向最强的市场。在中国大陆市场,具有“高”到“极高”AI兴趣倾向的消费者占比分别达到31%和12%,仅1%消费者对AI毫无兴趣。有71%的国内用户愿意为具有先进AI功能的智能手机支付额外的费用。
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技术潜力让手机厂商纷纷开启AI竞速。Canalys指出,中国大陆是最早开始AI手机竞速的地区,包括荣耀在内的多家厂商在2023年起就陆续入局AI赛道。
但业界普遍认为,受到人工智能浪潮的影响,手机软硬件基础都在经受技术和成本的挑战。
Counterpoint指出,手机厂商需要选择在CPU、NPU和GPU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的系统级芯片(SoC)和更高性能的内存。而随着晶圆代工厂商的工艺节点升级,以及内存价格回升,芯片、存储器的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
在荣耀Magic7系列发布会的采访环节中,赵明也坦言,芯片等关键部件的价格上涨,让荣耀承受了巨大压力。
那么,为什么荣耀能最终顶住压力?
事实上,早在生成式AI大爆发前,荣耀就坚定地将AI纳入了发展的战略版图。
荣耀率先定义了AI操作系统。早在Magic系列一代,其内置的Magic Live人工智能系统就能够提供手握自动静音、双眼追踪熄屏等功能。
“独立”之后发布的Magic 3系列则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了影像、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
而如今,在护眼技术上,通过技术创新,荣耀手机的PWM(脉宽调制)调光频率从1440Hz提升到2160Hz、3840Hz,甚至4320Hz,减少了屏幕在低亮度下的频闪,显著提升了护眼效果。
荣耀最新的MagicOS 9.0更是成为了行业首个搭载智能体的个人化全场景AI操作系统,在手机“智能驾驶”时代,站到了浪头。
在硬件层面,荣耀在行业内首创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与GPU(图形处理单元)的联合异构计算,并首次应用在荣耀Magic7系列手机中。
“原来只是用GPU做图形渲染,把NPU加进去之后,整体能效瞬间大幅度提升,而且处理能力提高了,还做了更加清晰的渲染。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增加一个硬件。”据赵明解释,NPU与GPU的联合异构计算技术,能够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能够降低成本、显著提升设备的能效和处理能力。这也是荣耀给行业提供的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不难发现,早在此轮AIGC大爆发前,荣耀手机的每一次演进背后,就都有AI的影子。这也正是为何它能在成本告急的AI时代游刃有余,走出自己的路。
七成消费者不接受涨价
“消费者的压力比我们更大。”赵明这句话的背后,是对消费者心理和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剖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当下,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手机的价格比较敏感。近40%的消费者心理价位在3000-4999元之间,仅有约四分之一愿意接受5000元以上的手机。
艾媒咨询认为,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价格、性价比仍然是购买手机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换言之,中端市场仍是厂商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平衡研发成本和用户需求成为关键问题。
另外,根据新浪科技近日的调查显示,7成用户表示不接受手机涨价,认为涨价成本不应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社交媒体上,不乏关于今年手机涨价的讨论。不少网友发文称,“大部分消费者还是追求性价比,宁愿买贵的也不能买贵了”“希望手机厂商们能够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其实能考虑消费者承受力的厂商还是挺博好感的”有网友提到,“荣耀Magic7系列起售价相较上代并无变化,在旗舰机统一涨价的大环境下就有些难能可贵了”……
荣耀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其所有战略和行动的出发点。这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反弹势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其中,荣耀以103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15%,华为以16%的份额排名第二。另一方面,规模效应也反哺优化了荣耀的成本问题。
在供应链涨价的大背景下,终端涨价和不涨价既是企业的定价策略,也是当下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的下的一个缩影。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益内卷的背景下,简单的配置叠加和价格竞争难以支撑品牌的长远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创造出好的产品、增强用户体验,可能才是制胜的秘诀。
而涨不涨价,最关键的是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产品和体验买单。
网友看法
1、网友洒家也曾年少轻狂过:我的是荣耀30,从发行时我买的,用到现在,海思麒麟985芯片,玩萤火突击很顺滑,几年了找不到理由换新手机,还是那么流畅。
2、网友元普惠能:所谓的元器件成本压力?那都是采购国外的增加成本,没有多少国产化,国内的产业链绝对不会太高,希望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能起来。支持那个国产化了的手机
3、网友半島铁盒j:看到最后居然是荣耀的广告[吃瓜群众]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