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财经

北京将发生更大地震?假的

来源:头条辟谣 时间:2025-03-31 06:04 阅读

2025年3月26日凌晨1时21分,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京津冀多地民众在睡梦中被震感惊醒。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有多个村镇,震中距北京仅55公里,部分高层建筑出现明显晃动。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多地地震局派出工作队赶赴现场,初步排查显示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地震谣言需警惕 科学判断有依据

地震发生后,社交媒体上出现“北京将发生更大地震”等不实信息,引发公众担忧。

事实上,这类言论多为缺乏科学依据的谣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发布地震预测信息。

地震谣言往往具有鲜明的“伪装术”。

其一为“假冒权威”,造谣者常冒用“地震局专家”“内部消息”等名义。

其二是“无中生有”,将普通自然现象与地震强行关联,典型如“地震云预测地震”的谣言,尽管气象部门多次辟谣,仍有人将高积云等普通云体形态曲解为地震前兆。

其三是“移花接木”,部分自媒体利用AI技术拼接网络旧图,如2025年3月17日重庆石柱地震后,亦有账号传播与震情不符的废墟照片,此类虚假内容极具迷惑性。

识别地震谣言可关注以下特征:一是“预报”内容过于精确,包含具体时间、地点和震级;二是声称由外国机构或专家发布;三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情节。

公众如发现此类信息,应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掌握避险知识 关键时刻能救命

面对地震,科学应对才是关键。地震预警系统能在震后数秒内发出警报,为公众争取宝贵避险时间。目前我国地震预警系统已覆盖大部分地区,用户可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中国地震台网”开启预警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预警信息的推送与震级、预估烈度相关,部分低烈度区域可能仅收到文字提醒。

预防与准备:提前配置应急包(含饮用水、食物、急救用品、手电筒等),固定高大家具并规划逃生路线。检查房屋结构安全性,远离窗户、吊灯等危险区域。与家人约定户外集合点,掌握关闭燃气、电闸的方法。

地震发生时,立即 “趴下、掩护、抓牢”,躲在坚固家具旁或承重墙三角区,护住头部。避免盲目外逃,远离玻璃、高大家具。公共场所听从指挥,户外需避开建筑、树木,向开阔地撤离。

震后自救与次生灾害防范需注意,被埋压时用衣物捂口鼻,敲击物体求救。震后关闭火源、电闸,防范火灾,避开危墙、广告牌,警惕余震。注意饮用水安全,防止疫情。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参与社区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面对自然灾害,唯有科学的态度与充分的准备才能筑牢生命防线。让我们携手共筑防震减灾的铜墙铁壁,既不被谣言扰乱心智,也不因疏忽错失生机。

(来源:津云、央视新闻、新京报、互联网辟谣平台)

网友看法

1、网友健康德鲁1Y0:无法确定的事急着辟谣,就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极度不负责任。兼听则明,集思广益有什么错?汶川地震前川渝部分地区曾有群众反映异常状况,被官方粗暴否认,最后不是打脸了?

2、网友运筹帷幄柑桔Dgn:北京是首都,是经过古人严格筛选的、多朝皇家居住、办公的吉祥之地,哪里发生大震,北京也不会发生大震[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3、网友薛定谔不知死活的猫:一辟谣 我就害怕

4、网友云川:无论真假,还是要引起足够重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措施,毕竟这玩意儿不容易预测

5、网友追风骆驼:无论是地震或者是火山爆发,那都是自然灾害,我们人类无法进行阻挡。只有进行很好的预测,才能更好的避险。我们现在的预报技术手段和2008年相比,已经强的不只是千倍万倍,所以我们要相信国家,在没有预报的情况下,不信谣不传谣!

6、网友摇滚小强:谁也别把话说满,天气预报都不准地震就准?与其争论会不会发生地震不如多讲讲一旦发生地震如何自救。

7、网友小崔ICr:这个也没法辟谣吧,只能说无法预测

8、网友李国栋655:这可是你说的哦,截屏保存下来了!

9、网友顶级百香果Hn:最应该注意的是3月28日至29日期间。根据天体物理学,如下这么个队形也容易引起地壳运动(地震)啊[灵光一闪]

10、网友清闲的远山A0:地震不是说不能预测吗

11、网友弘毅慎思:地震不会是一次。这是大多数的情况。一般会在十天之内连续发生余震。是大是小确实目前难以判断。 所以,最近还是要准备好水,敲击的锤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