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财经

专家:农民养老金上涨应量力而行

来源:内蒙古晨报 时间:2025-04-01 19:33 阅读

记者 田进 杜涛 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办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因主要覆盖农村老年群体,下称“农民养老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下称“职工养老金”)的差异较大,未来应该尽力缩小两者待遇差距,但同时也要有进度安排,根据农民养老金的制度性质,在制定涨幅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农民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近年来均以定额调整的方式上涨,已从制度建立初期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143元。2024年、2025年每月20元的涨幅已创制度实施以来的新高,此前年涨幅大多在5元—10元。

郑秉文介绍,过去十几年,农民养老金的支出约90%来自各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体现在基础养老金中;10%左右来自个人缴费,体现在账户养老金中。因此,农民养老金的支出和每年的涨幅几乎完全依赖于各级财政情况。相比之下,职工养老金的支出绝大部分来自单位缴费(统筹养老金)和个人缴费(账户养老金),有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和较为紧密的“缴费—待遇”的精算关系。其中,统筹养老金中约15%来自财政补贴。

郑秉文说:“从制度性质看,农民养老金制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是几乎完全依赖于各级财政条件的定额式养老津贴制度——个人到60岁即可领取,人人有份,没有缴费记录的要求和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也基本没有其他任何资格条件要求。”

一方面,农民养老金是大量农村老人的一项稳定收入,在减少老年人支出压力、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促消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农民养老金提升也要考量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郑秉文表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一项国家的民生制度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农民养老金制度的资金来源更多依赖于各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因此制定养老金涨幅时应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财政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提高待遇水平。作为国家提供的“定额式”养老津贴,脱离财政的任何其他筹资渠道都是难以成立和不可持续的。

此前,某市级财政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受限于地方财政支出压力,2025年其所在城市很难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养老金涨幅,除非是大幅度提高中央财政的补助力度或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


来源:经济观察报

网友看法

1、网友朱寿花:全国统一发放养老金,就没有如此压力,现在主要是高低不平均,有的拿两三万,有的拿一两百,把高的下压,把底的提高,基本可以统一实现养老保障。

2、网友元气星辰T3:农民养老金来自财政,这就是国家财政,过去老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家,所以老农的养老金应该由财政支付是理所当然的。

3、网友橙子的心事:我觉得专家的退休金100%来自财政,更要量力而行,不要举债发工资。

4、网友闻鸡起舞龙潭楼:当年农业反哺工业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了吗?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应积极推进,努力作为。

5、网友健康人生4636:不要忘了老百姓交公粮,出工搞建设的贡献。

6、网友西咸知事工作室:查处贪腐,全部收缴用于农民养老金专项支出

7、网友智慧风铃un:农民为了国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8、网友花香烟火:交公粮怎么算

9、网友做心的主人:那体质内的,应该应涨尽涨吗?[呲牙][祈祷]

10、网友塞外349:一定要良心到位

11、网友书中自有颜如玉哈:城市的退休金百分之六十以上也是由财政提供的。退休金越多,财政提供也赿多。目前四五十年代人岁数越来越大,困难也越来赿大,他们的困难难道不是困难。

12、网友渺茫23456789:农民是基石!

13、网友渔人1982:养老金(含各种福利)应该定一个上限!到了上限就不得上涨了[祈祷]

14、网友永光384:每年国家从财政收入里按一定比例划入国家养老保险里进行补充,无需十年就可以积累起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15、网友小浪人的春天:那一代的农民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

16、网友美味美食:作为世界研究中心,看欧洲,新加坡等。

17、网友小鲜叔:我们80后的社保也是来自自己和公司,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18、网友寻铀人:必须逐步引导农民自主缴纳良性循环的全国性农村社保。

19、网友粮时用真言真情真理:农民有土地。城里人没有土地。

20、网友无悔10210:一个小乡镇政府的人员最少也有一百多人员,多的二百多人,工资最少的编外人员的工资就五六千,好一点的七八千,一月多少支出一个乡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