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财经

媒体:何解养老服务之“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4-11-22 01:01 阅读

老年人闲聊(资料图) 周健 摄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项菁)应对“银发浪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也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患疾病老人而言,养老挑战更为严峻。

在养老服务供给中,何解老年人的生活“痛点”?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养老服务话题,呼吁要打造更为精细、全面的“宜老服务圈”,让他们“老有所依”。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解居家养老之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19.8%,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

居家养老是中国的主要养老方式。不过,老旧小区的上下楼问题难倒了不少老人。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受访时说,大量建于2000年以前的多层老旧小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电梯。随之而来的“爬梯之痛”,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突出难题。

在张天任看来,要尽早解决老人的“爬梯之痛”。他提到,要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加装电梯事项的法律依据。在中央政府层面,尽快就老旧小区高层加装电梯进行立法,使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有法可依;各地方政府也应针对区域发展现状,制定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

“应鼓励技术创新,在增设电梯工程的标准化设计、预制装配化施工、电梯和井道一体化、电梯节能和电梯智能化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张天任举例说,政府在电梯新技术研发、设计、生产、推广过程中可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提供保障。

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建设照护机构

对养老服务的关注,是时代命题,更是民生呼唤。

数据显示,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有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量失能老人对健康老龄化带来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导致失能比例高,患者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需求旺盛。”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嘉兴市委会副主委、嘉兴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兼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张齐长期关注该领域,其受访时表示,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养老服务照护体系还存在发展不均衡、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医疗机构为照护机构和居家养老者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不高,照护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在张齐看来,要从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建设、专业照护机构设施建设、医疗康复照护相互融合等三方面,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的养老服务体系。

“建议加强失能老人照护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优先保障接收失能老人的照护机构用地需求。同时要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照护机构建设,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张齐还提到,从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建设上,要充分利用院校及培训机构资源,保障照护专业队伍的稳定性、长期性。

培养专业人才让老年人有“医”靠

在老龄化进程中,养老服务人才越来越成为业内所需。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坦言,当前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尚未形成良性发展,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才仍存在数量短缺、专业能力不强、流失率较高等问题。他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高质量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作为来自医学院校的代表,李校堃认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比如高起点优化老年医学学科专业结构,本科阶段将老年医学列入一级学科专业招生,硕博阶段扩大老年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系统规划从“院校教育-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一体化贯通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市场需求,课程突出老年人以及老年病特色,高标准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专业教育资源。

的确,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就要让老年人有“医”靠。在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衢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玮看来,可以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比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治未病服务网络,将其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建议将治未病服务和老年康养有效结合,推动老年康养机构覆盖治未病服务,同时大力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包括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锻炼,切实维护老年人生命质量。”陈玮说。(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