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北京报道
11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下称《指南》),CT、磁共振、X光收费将执行新规。
《指南》将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让放射检查项目立项更清楚、收费更明白,也将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
北京三医智酷医院管理发展研究院院长魏子柠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放射检查类的收费价格比较粗放,定价不科学、不严谨,甚至不准确,因为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而《指南》的出台是这么多年来放射检查工作的重要进步,促进放射检查价格集约化管理、合理化管理,有不少检查项目可能会开始降价。
更值得关注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多方采访中了解到,本次收费新规的执行,可能预示着大规模医疗设备集采的到来。
有业内分析显示,降低相应设备的收费标准,正是医疗设备集采的一环。
以检查效果为导向,多数项目可能降价
CT、磁共振、X光是患者看病住院最熟悉的检查项目,“检查多、检查贵、检查重复”也是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
根据国家医保局官网信息,本次收费立项坚持以检查效果为导向。
例如CT设备的排数已经从16排、64排逐步提高到128排、256排等,通俗来说,检查设备排数越多,就能有更加清晰的成像效果。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设备价格,以及医疗机构更多的收费立项诉求,部分地区根据排数增多来叠加收费,造成了新一代设备检查价格降不下去,老一代设备检查价格“降了白降”的问题。
为减少价格项目与检查设备绑定,《指南》坚持服务产出导向的基本原则,立项不再紧跟设备参数走,而是跟着检查效果走,将关注点聚焦在检查精度上。
普通CT检查不再按排数确定收费标准,而是对扫描层厚<2mm的“薄层扫描”设立加收项,在满足临床检查收费需求的同时,根据服务产出体现设备迭代后在检查精度方面的差异。
“非常支持检查价格要以效果为主,而非根据设备有多大、设备有多贵。” 魏子柠表示。
据了解,《指南》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26项,供各地区参考,最终还需对照省份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对于影响价格的因素,从CT来看,《指南》显示其价格构成涵盖摆位、扫描成像、分析、出具报告、数字影像处理与上传存储(含数字方式)等步骤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运转成本消耗与基本物质资源消耗。
加收项包括能量成像、薄层扫描、冠脉钙化积分,拓展项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
这一收费新规执行后,可能有不少放射检查类项目的价格都要下降。
一位医疗设备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来看检查费用下降是趋势,相对于传统按设备进行的收费,按目的收费有一定合理性。
魏子柠进一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检查价格肯定会受影响,多数可能会有下调的趋势和空间,因为过去管理比较粗放,存在不合理,选准基准价后,部分项目可能就要在“以效果为主”的基础上下调价格。
但是降价的同时也有问题需要注意。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检查费用下降可能会带来检查的滥用,从而导致整体医疗费用不会有显著降低,因此需要将检查费用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对于高端设备,如果在一次检查中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就应该设立更高的收费标准。
对于检查效果比较好的大型设备,魏子柠同样认为,这部分检查项目的价格应该有所上调,其实上调和下降都是正常调整,不能一味地全部下降。
“同时,在诊疗活动中,检查检验属于辅助工具,主要还是医生的智慧、经验和技术在发挥作用,检查费用改善的同时,也有助于医生加强学习,提高技术。”
“所以在下调检查检验价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合理上浮上调诊疗服务价格。”魏子柠表示。
大规模设备集采将至?
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样为放射检查带来了降价空间。
国家医保局表示,过去,我国大型设备检查市场大多被少数厂商占有,定价权牢牢控制在少数厂商中,项目价格中设备折旧费用占比达到30%~50%,这也成为医疗机构高定价的主要原因。
近年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检查设备整体研发水平进步,市场竞争更为充分,采购价格呈下降趋势,由千万元级下降到百万元级,不仅给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质优价宜的选择,也为检查价格回归合理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叠加检查费用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似乎也预示着集采可能要到来。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规施行后,检查费用下降,会导致医院对低端设备的需求增加,因为如果都能满足需求,那么低端设备就会有更好的性价比,采购成本也更低。
但对于参与集采的公立医院就不会有此类影响,因为集采通常是政府采购,不用医院自己承担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肯定愿意采购更好的设备。
那么这就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为了避免这些影响,未来可能会有更大范围的医疗设备集采。
另一位医疗设备领域资深人士同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文件的发布可能是大面积医疗设备集采的前兆。
药品和耗材零加成之后,现在医院主要依靠检查来维持收入,如果检查项目价格降低,但是医疗设备价格不降,那么医院为了收回购买医疗设备的成本,可能就会“使劲”做检查,因此需要集采来降低医院采购成本。
此外,据医工研习社分析,在医院自负盈亏的背景下,当下矛盾是医院需要影像检查保持效益和医保需要降低影像检查支出的矛盾,一旦解决这一矛盾,大范围的医疗设备集采就会到来。
当检查收入不影响医生收入和医院效益,设备开始回归本质,成为医生诊疗工具,大范围医疗设备集采可能就要到来。医疗设备集采的下一步,正是降低相应集采设备的收费标准,否则集采便失去了意义。
魏子柠也认为,当大型医疗设备回归医疗本质,大范围的医疗设备集采也就即将到来。
“医疗设备的采购未来确实需要纳入集采,现在国内大型医疗设备,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其中存在的价格虚高问题,要把价格降下来。”
“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有50%以上可能都是价格虚高,甚至达到2/3。”魏子柠表示。
据梳理,目前医疗设备集采已经在全国“点式”开展,2024年以来,安徽、河南安阳、海南三亚、四川宜宾、江苏苏州等地均在逐步推进。
例如2024年7月,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信息,当地市、县、乡三级32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合体,将CT、核磁、数字X线摄影系统等六类医疗设备全部纳入集中采购,最终放射类价格降幅52%,彩超及生命支持类价格降幅58%。
从具体产品来看,其中超高端256排CT中标单价从2469万元下降至1450万元;高端1.5T核磁中标单价从1237万元下降至631万元;DSA(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中标单价从687万元下降至345万元;64排CT中标单价从744万元下降至395万元;超高端彩超中标单价从217万元下降至120万元。
除了安阳,根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信息,宜宾市将DR、CT等八类医疗设备全部纳入带量采购,目前已全面完成集中议价,平均降价42%。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网友看法
1、网友风颐景和:第一句话:绝对的权利产生绝对的腐败!第二句话:外行指导内行的根本原因就是别有所图!
2、网友林RABOW:赶紧集采吧,希望质优价廉,把代理经销商都消失,留下真正为医院服务的人才
3、网友友爱麻酱o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想得实惠可能吗[捂脸]
4、网友厨房新丁:有些单位躲在后面吃得盆满钵满,有些单位冲在前面满身伤痕!!
5、网友乡野居士之寒子:浙江省医疗设备集采在进行试点,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6、网友花木浅:收费标准是国家编订的,医院有自主定价权吗?
7、网友安逸水滴XT:医院各项仪器检查,应该完全可以做到费用减半!!
8、网友风姿卓越饭团6Dn:现在公立医院的大型检查设备一般都是由财政出资购买的,所以,严格来说,检查的价格是不应包含设备的折旧费的,不然就是医院重复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设备采购价格的下降不会影响检查的价格,但可以节约财政资金。
9、网友繁华四季1:检查弗能降价?但愿吧!
10、网友风起秦台:价格不是物价局管吗[呲牙]
11、网友你是我永远的朋友: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支持集采!以往那种购买方式,腐败丛生!导致价格成倍增长
12、网友独家赞助: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药品零差价,请问管理药品的成本,人工成本,损耗找谁去算?虽说是公立医院但是政府基本没拨款,都是自负盈亏,再加上医保局的克扣,到时医院维持不下去了受伤的还是老百姓自己。
13、网友南城皆过往:终于盼到这放射检查收费新规啦,希望以后看病检查能既清楚明白又少花冤枉钱,别再让咱老百姓为检查费发愁咯[赞]
14、网友萧妩紫:我们国家也不缺乏医疗就诊这方面的人才,也不是没有场地来开医院,学学别国的公费治疗吧,让老百姓做这些检查的时候不缴费好不好,CT之类玩意儿伤身体,人家无病无灾的,不会好好的跑去做的。
15、网友一剑飞一:现在老百姓去医院看病越来越贵,跟本不是宣传那样为人民就医减负了。
16、网友Tannoy1:免费才是硬道理
17、网友暮雨秋枫:医保局应该直接开医院
18、网友给韩某人一个胶带:现在公立医院的大型检查设备一般都是由财政出资购买的,所以,严格来说,检查的价格是不应包含设备的折旧费的,不然就是医院重复收费了。在这种情况下,设备采购价格的下降不会影响检查的价格,但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玫瑰]
19、网友1963老白兔: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捂脸][捂脸][捂脸]
20、网友灵巧水滴kI:医院的自费项目太多。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费了。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