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的计算方法。实在是太有趣了,小学生都能看懂。
对等关税税率的计算核心是一个公式。公式包括两个系数,一个是进口价格相对于关税的弹性φ,另一个是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ε。以及美国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占总进口额的比例 (出口额xi-进口额mi) / 进口额mi。
同时,假设φ=0.25,ε=4,两者乘积等于1。最终,对一个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就等于美国对这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占总进口额的比例。比如美国口径下,中国对美的出口大概是进口的3倍。算出来的数字就是(3-2)/3 = 67%. 越南对美出口大概是进口的10倍,算出来的数字就是(10-1)/ 10 = 90%。(这个公式似乎有一个符号错误,贸易逆差应该是进口-出口)
然后特朗普在这个计算结果基础上打了一个五折,就算出来了各个国家的关税比率,如果低于10%,就按10%计算。
最开始看到这个计算方法,还以为是一个段子,结果去美国贸易办公室的网站上一看,居然是真的就是这么算的。
美国的官员们为了设计出一个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同时又能让特朗普理解的算法,也是煞费苦心了。这个算法,简单清晰,小学生水平也能看懂。
在对等关税方案出台前,不少券商研究机构,做了预测,用了各种的复杂算法来估算美国可能征收的税率,比较美国和贸易伙伴的加权关税税率差距,增值税的影响等等。结果谁都没想到对等关税的算法是如此的简单直接。
按这个算法,只要任何一个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贸易顺差,就必然会受到超额关税的制裁,直到贸易顺差消失。特朗普看起来真的是希望美国有朝一日能达到贸易平衡,消灭贸易逆差。
这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在今日的重生,不过,当年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处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态。当时的美国希望通过关税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今天处在产能过剩地位的世界第一工业国却是中国。
特朗普关税战向全球企业释出了一条明确信息: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消息宣布后,A股跌的却不算多,估计大家已经习惯了贸易战和关税战。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去全球化的“脱钩时代”吧。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