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董兴生
辉瑞的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是2022年医保谈判的焦点。是否进入医保目录,谈判价格是多少?一系列疑问,从谈判前,一路贯穿了4个谈判日。特别是在1月8日(最后一个谈判日),关于Paxlovid的谈判消息“霸屏”,牵动着行业内外的神经。
8日晚,国家医保局亲自下场“辟谣”。据其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文章称,对于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医保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
2款国产新冠药物谈判成功,辉瑞新冠药医保报销仅到3月底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的信息,1月7日,从早上8:30入场到13:20离开,辉瑞应该是2022年医保谈判中耗时最久的企业。
根据现行药品谈判规则,现场谈判先由企业方报价,企业方有两次机会报价并确认。如企业第二次确认后的价格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的115%(不含),谈判失败,自动终止;如企业第二次确认后的价格不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的115%,进入双方磋商环节。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价格必须不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
因此,从时间推测,辉瑞本次参与医保谈判大概率走到了磋商环节。场内消息秘而不宣,场外关于辉瑞这款药物的消息满天飞,其中“Paxlovid以700元进入医保目录”的传闻愈演愈烈。然而,此消息发酵不到1天,就被国家医保局下场“辟谣”。
国家医保局表示,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谈判)成功。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为满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需要,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用药品种丰富,可以满足公众用药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冠治疗药物的价格协商,不会随着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的结束而停止。在Paxlovid开始医保谈判前一天(1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对自2023年1月1日起获批(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提出首发报价制度,改变了原来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模式,新冠治疗药品首发报价实行集中受理、全国通行。
国家医保局在政策解读中提到,早期批准上市的阿兹夫定及Paxlovid两款药品供求矛盾和价格问题突出,已先后约谈两家企业,企业也已主动采取降价措施。其中,Paxlovid已由2300元每盒下调至1890元每盒,并已临时纳入多省医保。
如果按照最高报销比例(90%)计算,2023年3月31日前购买Paxlovid的最低自费价是189元。
国内药厂仿制、自研双管齐下,谁来替代辉瑞供应新冠药物?
作为全球最早一批获批使用的新冠抗病毒药物,Paxlovid对于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成人新冠患者有优异效果。数据显示,该部分人群在出现症状后3天或5天内服用Paxlovid,可降低新冠相关住院或死亡风险高达89%和88%。
对于Paxlovid谈判失败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Paxlovid本身的差异化优势(优异疗效)、企业全球价格体系考虑、市场刚性需求等有关。但对公众而言,大家最关心的是,如果之后无法以数百元自费价买到Paxlovid,国内市场中还有替代品吗?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676970
首先被想到的是被授权生产Paxlovid仿制药的国内企业。2021年11月16日,辉瑞与非营利机构“药物专利池”(简称MPP)达成许可协议,允许其进一步授权其他制药商生产Paxlovid的仿制药。2022年3月,“药物专利池”发布消息称,已与全球35家公司(其中包括复星医药、华海药业等5家中国企业)签署协议,可以生产并向协议约定的95个中低收入国家供应Paxlovid。
尽管中国不在其中,部分中国企业早已拥有了生产Paxlovid的能力,只是限于专利许可协议,它们不能直接向国内市场供应药物。但有消息称,1月7日,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中方牵头部门正与辉瑞就Paxlovid的仿制药合作进行谈判,并特别提到华海药业(SH600521,股价22.98元,市值340.90亿元)、石药集团(HK01093,股价8.72港元,市值1041亿港元)。
截至发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能从这两家企业得到关于该消息的确认回复。但从华海药业在2022年8月18日发布的公告看,公司将在协议期内(5年)为辉瑞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
另一方面,国内自研新冠药物,尤其是Paxlovid的同靶点药物被寄予厚望。据“江苏药品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SIM0417为先声药业(HK02096,股价12港元,市值319.25亿港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的3CL靶点新冠治疗口服药。2022年12月16日,该项目Ⅲ期临床已完成全部1208例患者入组,进度处于国内3CL靶点药物第一位,预计最快于2023年2月上市。
2022年12月29日,“君实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全球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君实生物(HK01877,股价43港元,市值422.63亿港元)旗下的口服核苷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VV116(JT001)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物(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早期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5341609)成果。结果显示,VV116治疗新冠效果不输Paxlovid。
图片来源:“君实生物”微信公众号
另外,根据北京大学曹云龙、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祥喜等人于今年1月3日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表的研究论文,即便全球很多中和抗体药物对XBB.1.5毒株失效,但团队之前开发的SA55抗体,对XBB.1和XBB.1.5仍然有效。曹云龙曾表示,SA55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对所有当前流行株都有效的临床阶段抗体药物。
每日经济新闻
网友看法
1、网友不凡的长城:医保的钱,是国人的养命钱!希望国家医保局对用好医保养命钱,多一份责任心
2、网友紫蝴蝶932:不是说辉瑞的药对新冠根本没用的吗?
3、网友奋发有为溪水mU:不支持辉瑞药纳入医保,不要浪费全国人民的医保救命钱
4、网友清新雪碧yA:有国产的,为什么非要辉瑞的,不允许纳入医保,若有人用可以自费。毕竟不是神药,副作用这么大国人还当宝。
5、网友嘟嘟的大太阳:辉瑞能从2300下降到700说明它的价格水分太高,它的水分还没有榨干,只要把它的利润下降到最低,自然就不会想着来进我们国家的医保,那些跟资本利益相关的人就无利可图。
6、网友风趣海浪g2:辉瑞这药我身边有2个人有个人一万多买了几盒蓝盒子真品,给家里老人吃预防重症很有效,还有一个人2600一盒买了澳门版的绿盒子的说也有效,买真品说自己也买了一盒绿盒包装的鉴定是假的。这药是激素类药,抑制病毒疯狂复制,所以有效。不用药的人全靠自身免疫力去杀毒了。我这省会城市老人新冠住院三甲医院也要重症才给用这药。轻症不给。其实轻症给老人用最好,因为稀缺所以不能用常规思维
7、网友Cicidiary:辉瑞有用吗?副作用那么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吗?
8、网友李旭Yuk:paxlovid与中国药厂合作:国产化、进医保。
9、网友大地牧歌1413:第一次听说还有个临时性入保?这门路可真多!
10、网友闲云野鹤0128:进入医保的医药、器械,厂家都是满天要价,而我们的谈判代表,并不是就地还钱,动不动就吹牛,说是某某药品或医疗器械,跟生气厂家谈判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实,这些都是自娱自乐,看看心脏支架,由原来的一个一万三千块钱,降到七百块钱,这利润率得有多高呀,别忘了,吸走的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11、网友机智的画板5m7:不支持辉瑞,辉瑞的副作用太大,钱多钱少都不选辉瑞!
12、网友凌云上九霄:瑞辉药可以不纳入医保,但是不能没有,可以纳入自费药里,愿意用就自己买。
13、网友Clayman547:国家不以3千元买,真有需求的老百姓就要以3万元黑市价买来救命。药首先的属性是救命不是国籍,中药西药能救命的就是好药!连花清瘟刚刚放开时炒到一二百一盒,要是有用,现在价格能烂大街都卖不出去?国家采购有效的新冠特效药后,有医保报销一部分或者全部,给到有需求的老百姓救命要紧。否则不是买不到,就是部分有资源有钱的人通过各种渠道买到,更加重了不公。看看医药目录吧,比这贵得多药品和医疗器械比比皆是。请不要随便就以价格高或者西药来否定一个可能拯救更多人命的药。其实可优先纳入医保,保证民众用上,等高峰期度过,之后再启动新一轮谈判。
14、网友心语·书语:不是有国产药吗?去哪了?一个疑点,到底有没有国产药?二个疑点,如果有,为什么还要弄辉瑞?是想靠此发横财吗?
15、网友小花8820153564717:支持中国的中药疗效最好。
16、网友安静的过客hy:中药不是效果很好么 又便宜 为啥不大力推广呢~[抠鼻]
17、网友凤枝头:反正我不吃,因为这个药没有经过长期的药物实验,再说根本就没有特效药。
18、网友洋葱宇宙:不支持辉瑞进医保好[赞][赞][赞]
19、网友小滴阿哥:快到期的药品谁引进来的,彻查到底
20、网友森林木之木林森:2022年辉瑞纳入医保,是如何谈判的?公布一下细节。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